整合打造新区城市品牌
陈喜(广东湛江市坡头区龙头中学)
打造宜昌新区城市品牌效应,就是系统地把宜昌新区推广给社会,赋予宜昌新区一个适应宣传和发展需要的形象理念,彰显宜昌新区特色,以直观亲切的形式树立宜昌新区形象,提升宜昌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加快宜昌新区发展。建议从以下入手:
一是打造形象识别系统。对宜昌新区进行全面包装,提升文化品位,打造品牌效应。加大力度整合宜昌新区资源,制作一套完整的宜昌新区标志、旗帜、工作理念、主题口号、主题歌曲、主题宣传画等等组成的形象识别系统,然后联合相关媒体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和推介,打造宜昌新区城市品牌效应,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。
二是加大手机宣传力度。数量巨大的手机用户,就是潜在的宣传对象。建议联合电信部门,利用这一日常生活中广泛的传播渠道,进行宜昌新区的宣传。制作宜昌新区的宣传短信、宣传彩铃、宣传彩信,供手机用户下载,或遵从手机用户的意愿,把宜昌新区的宣传作品发送给手机用户。
三是重视互联网宣传。互联网广告是传播迅速、传播范围广、影响大、省钱的宣传手段,宜昌新区应该利用这一传播平台,做好宣传。形式可以多种多样,比如开设宜昌新区博客、大量投放网络广告、举办宜昌新区知识网络竞赛、举办宜昌新区有奖网络游戏等等,增强互动性,增强趣味性,吸引网民关注宜昌新区。
四是制作宣传产品。把宜昌新区的形象识别系统等等,印刷在这些宣传产品上,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对宜昌新区的认知,扩大宜昌新区的影响力。这些小物品造价低廉,但是影响很大,也很深远,真正进入百姓的生活中,植根百姓的脑海里,起到很好的品牌宣传作用。
五是寻求民间智力支持。一方面要真正倾听市民的呼声,反映市民的意愿;另一方面要鼓励市民为新区建设献计献策,并且给予奖励,让市民真正成为新区建设的主人。
总之,打造宜昌新区城市品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需要多手段全方位地进行文化建设与宣传。
以内涵发展提升城市品质
刘森(三峡大学)
作为一名留学回国并选择宜昌的年轻人,我想从自身较为关注的角度,提几条对宜昌新区建设的建议。
,保护自然环境。选择宜昌作为自己人生中重要的一站,除了机缘巧合、亲情纽带之外,环境考量也是我很重要的一个出发点。不论是谁,要想幸福生活,身体健康是重要的,而健康离不开生活的环境。宜昌依山傍水,与很多内陆城市相比,还保持着较好的自然环境。我们应该珍惜这种后发优势,严加保护、精心呵护,真正落实可持续发展策略,千万不要顾此失彼,落下经济发展了环境也恶化了的“城市病”。我相信,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真正的宜居环境,就是宜昌吸引人才的大优点。
第二,优化道路交通。未来宜昌城区人口要由目前的100多万增加到200万甚至300万,这就对日益严峻的交通提出了新挑战,否则,将来就可能出现类似北京堵到五环的极端情况。我认为发展立体交通对宜昌很重要,因为宜昌由于地势原因,道路普遍比较狭窄,而且规划自由度较差。因此,建设“天桥-路面-地下通道”为一体的立体交通,才能充分利用宜昌有限的道路资源,尤其是在中心城区地段和交通要道。这里我举两个亲身感受的例子。一个例子是北京中关村大街和北四环西路交叉路口及其附近。我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期,曾深刻体会了该路段的拥挤。但现如今,该路段建设了连续的天桥,所有行人都走天桥,路面则走机动车辆,因此基本没有了以前的拥堵情况。另一个是香港。香港交通曾被内地作为参考的一个重要方面,就是其立体交通。香港的很多地段,路面基本都是机动车辆的,行人都是走天桥。要说明的是,天桥比地下通道更具有开放性和亲和力,好是连通主要人流范围的、有休闲观景功能的有顶式连廊。
第三,注重内涵发展。“五一”假期,有游客抱怨三峡人家游客过多,道路堵塞,无法及时返回。虽然类似情况在其他城市的旅游景点也有,但不可否认我们的不足。宜昌以“世界水电旅游名城”作城市定位之一,在旅游市场越来越活跃的情况下,若不能注重解决内在的管理规划问题,加之城市人口数量翻番,恐怕会遭遇更多的反噬。因此,我认为宜昌应该因地制宜,有选择性地引进和开发可持续、环保、高附加值、且能符合宜昌“川鄂咽喉”地位的产业,同时,充分开发与外地的交通(机场是目前较为薄弱的环节),扩展城市外延。我相信,若宜昌能保持优美的自然环境,科学规划城市和产业发展,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名冠中外的“三峡明珠”。